聚乙烯蜡小编分享PVC配方调整中的润滑剂选用(一)
一、润滑剂的基础概念
如何才能选用到好的、合适的润滑剂,首先要对润滑剂的基础概念和理论有个大致和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对基本概念和理论有大的认识偏差,要想选用到好的、对的润滑剂可能会比较难,或者会花出更多的时间去试验验证和实践。在此,聚乙烯蜡小编先简单的介绍下润滑剂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润滑剂熔融后,在螺筒、模具、螺杆等表面 与PVC熔体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膜,起到润滑作用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外滑剂。外滑剂在PVC加工生产中有以下的表现和特征: 一、提高制品表面光泽度,防止物料粘附在热的金属表面。 二、调整物料塑化点。通过增加外滑剂,可以延迟物料塑化点,推后塑化时间。 三、用的剂量太高,会导致析出现象。外滑剂添加量太大,会造成加工过程中模头析出、定性槽、制品等析出。 四、如果剂量太高,会降低抗冲等机械物理性能。因为外滑剂添加量太高(塑称过滑),将影响物料塑化效果,同时也影响了物料混炼的均匀程度,所以生产的制品将不能得到良好的抗冲等物理机械性能。 五、不影响或降低维卡软化点。外滑剂总的来说基本不影响制品维卡软化温度,这点与内滑剂不同。 六、过高的添加量,对型材焊接强度有消极的影响,会造成管件烘箱起皮,影响制品透明性等。 润滑剂熔融后, 融进PVC熔体的内部,在熔体内分子间起到润滑、减少摩擦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内滑剂。内滑剂在PVC加工生产中中有以下的表现和特征: 一、降低熔融后树脂中的摩擦。如上面定义,内滑剂有降低摩擦,避免螺筒内熔体内焦料现象。 二、降低熔体粘度和减少离模膨胀。 加工中熔体粘度过大,会造成熔压太大。熔压过大,扭矩升高,剪切力变大,产品同样容易焦料。同时,螺筒内熔压过大,容易造成离模膨胀,离模膨胀太大,则容易有析出现象。所以添加内滑剂,可以避免焦料和减少析出。 三、降低维卡软化点。 添加1PHR固体内滑剂大概会降低1~2度的维卡软化温度,液体的内滑剂对维卡软化点影响更大些。 四、减少熔体破裂。内润滑能帮助物料更加均匀更好塑化, 提高物流的流动性,可以较好的减少或消除熔体破裂现象,尤其高速挤出的情况下。 五、在制品中需要较高添加量起效果 六、有利于提高冲击强度/有利于通过二氯甲烷浸泡实验。 同时具有内滑剂和外滑剂表现和特征的单体滑剂,我们称之为内/外滑剂。这在酯类润滑剂中较多。有的表现为外滑和内滑相对均衡些,有的表现为外滑较强,内滑弱些。而氧化聚乙烯蜡是蜡类的一种外滑较强,稍微有内滑的内/外滑剂。 对内滑剂、外滑剂基本概念和表现特征的了解与明晰,有利于我们在做配方设计做正确方向性的调整。
内外润滑多少的表现:
1、内润滑少,外润滑多的表现:
塑化所需要时间较长,熔融物料流动性差,塑化扭矩较大,制品力学性能下降,变脆,还可能出现析出现象,严重时用手试有油样的感觉。
2、内润滑多,外润滑少的表现:
塑化时间较短,有较重的粘附现象,制品表面光泽度差,有可能热稳定性变差。总之外润滑剂用量不足则有粘附现象,塑化时间短;过量则力学性能下降,有可能有析出现象。PVC内润滑剂用量不足,则塑化扭矩较大, 塑化时间较长;过量则塑化时间较短,塑化扭矩较小,热稳定性时间变短,有热分解现象,制品内壁不光滑。
3、润滑平衡可通过物料在挤出机的塑化判断
润滑平衡体系在扭矩流变曲线上的塑化时间对应于挤出机2/3左右的位置,也就是对应挤出机塑化段将结束、均化段将开始的位置。如果不是润滑平衡体系,其塑化时间对应于挤出机的位置将有所改变。塑化时间对应挤出机的位置小于2/3时期,则过度塑化,对于PVC-U而言有可能热分解,物料发黄;塑化时间对应挤出机的位置大于2/3时,则塑化度不够,制品较糙、发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