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酸锌】内润滑剂对内润滑剂的影响分析
硬脂酸锌生产厂家分析内润滑剂对内润滑剂的影响。
基本配方B (质量份数): PVC 100.0 CaSt0.70; 有机锡0.60;石蜡1.10; CaCO,4.00; PE 0. 10.
实验条件:仪器,Brabender PLD-331;混合头,W5OEH: 条件,设定温度170C;转速,50r/min; 物料,60g.
由实验可知,硬脂酸加人量由0. 20降至0.08及0.07时,塑化时间由776s分别降到292s及260s,数据表明硬脂酸在B组实验中显示出超常规的外润滑作用,与A组配方中内润滑作用截然相反。这是一组其他内润滑剂影响内润滑作用的典型实例,也是配方中润滑剂的组成不同影响硬脂酸相容度的又一典型实例。
硬脂酸超常规地增大外润滑作用的微观本质,可有如下解释。
a. 组实验已经证实硬脂酸钙的极性大于硬脂酸,相比较而言,硬脂酸钙较易于与聚氯乙烯的活性结点络合,硬脂酸钙的极性较强且络合键能也较强。在B组配方中,有0.70份硬脂酸钙存在的条件下,硬脂酸即使能被聚氯乙烯微粒的毛细管所吸附,与树脂的活性结点络合成键,在较高热能及不断搅拌混合的情况下,硬脂酸也会被硬脂酸钙置换下来,“挤出” 树脂链段间的空隙。所以绝大多数的硬脂酸只能被各层粒子表面所吸附,使硬脂酸的表观溶解度变小,成为外润滑剂。在封闭系统中,它以动态平衡的方式与聚氯乙烯粒子表面显正电的碳原子络合。相对来讲硬脂酸的加人量还是太多了,因而铆钉作用比较突出,较大地提高了润滑膜的强度,所以有力地延长了塑化时间。
b.界面化学有一条规律:并用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时,能极大地降低界面张力,甚至能降到接近零界面张力。硬脂酸钙和硬脂酸可视为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它们也可能极大地降低石蜡熔体与聚氯乙烯粒子的界面张力,井且把界面张力降到极小,甚至趋近于零。所以在石蜡熔体与硬质聚氯乙烯体系中,存在0. 70份硬脂酸钙及0.20~0.07份硬脂酸两种 润滑剂(表面活性剂)时,硬质聚氯乙烯与石蜡熔体的摩擦力较小,当然其摩擦热也很少,这时硬质聚氯乙烯的塑化基本上全靠加工设备外部向内传送的热量来加热树脂,但所有的树脂均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塑料加工前期的很短时间内,来不及传导足够的热量使树脂熔化,所以只有延长塑化时间才能使树脂熔融塑化。
c.从协同作用的观点上看,这是硬脂酸钙、硬脂酸、石蜡三组分的超强协同作用。
总之,在有一种以上润滑剂的润滑体系中,润滑剂会相互影响在树脂中的相容度,即影响了润滑作用的强弱,这种影响有时很显著,甚至会改变内、外润滑剂的属性或行为,上面①、②两组实例证明了一点。
赛诺化工,15年积淀,硬脂酸锌品牌生产商。专注从事润滑分散体系的研发生产,包含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聚丙烯蜡、EBS、硬脂酸锌等助剂的研发、生产、应用工作。咨询热线: 400-8788532。